新竹縣五峰鄉泰雅青年保祿·督馬司和一群青少年成立清泉部落泰雅原少樂團,學習古調和自製傳統樂器,努力保存泰雅文化。(擷取自臉書「清泉部落泰雅原少樂團」)

#MUT新北 八里 美甲金門 兼職U強 尼 戴 普 眼鏡AL_CHAIN#2017-08-25 22:56

[記者廖雪茹/新竹報導]清泉部落泰雅原少樂團團長Pawru·Tumas(保祿·督馬司),從小由祖母打零工扶養長大,祖母經常吟唱歌謠、講祖先的故事,刻劃成他的成長記憶;現在,他也在部落裡積極從事古謠採集、編曲和傳統舞蹈等傳承工作,回饋家鄉,今天在新竹家扶中心的邀請下,分享他勇敢追夢的歷程。26、27日兩天下午3點起,在竹東林業展示館的首場「防空洞創意市場」,有攤位市集、獵人學校、泰雅晚會,將呈現保祿和原鄉青年們的學習成果,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部落人的熱情與泰雅文化。出生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的泰雅族青年保祿,因父母離異,父親在外地工作,姐弟倆由祖母扶養,92年起接受新竹家扶中心的扶助。家扶昨天在竹東鎮東寧集會所,發放原鄉青年助學金,會中安排保祿人生中的第一場正式演講,下午並帶大家在竹東掃街。保祿表示,桃山國小、五峰國中都是合唱團成員,五專時一度迷惘,休學到外地工作一段時間,自我追尋,想起從小照顧他、年屆90的祖母,讓他萌生回部落的念頭;慈祥的祖母都講母語,經常吟唱歌謠、講祖先的故事,104年決定返鄉從事文化傳承的工作。保祿在99年和一群部落青少年成立泰雅原少樂團,古調、自製樂器,近3年並積極蒐集傳統歌謠;但他發現,許多部落孩子對母語很陌生,不瞭解自己的傳統文化,讓他好憂心,一直思考自己能為祖母、為部落做些什麼。保祿說,走自己的路,經濟收入不穩定,加上少數族人不支持,過程很辛苦,但他不輕言放棄。某次他在部落聚會中演唱歌謠,一名奶奶緊握著他的手,不斷的說「這是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唱的歌?你怎麼會唱?」讓保祿更加堅信正確的方向。為此,保祿在今年初成立「防空洞—竹東鎮原住民青年基地」,爭取文化部村落計畫補助,自3月起在竹東天主堂仁愛幼兒園開課,內容涵蓋傳統編織、舞蹈、竹木工藝、母語、和流行音樂等,邀請更多原鄉青年學習、傳承族群文化,明、後兩天他們將在竹東林業展示館分享半年的學習成果。新竹家扶中心主任沈俊賢表示,新竹地區扶助1700多個孩子,一學期需發放約700萬元助學金,但目前僅募得130萬元,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投資弱勢青少年,讓他們繼續求學?60D8E06F14DE401E
arrow
arrow

    nvxh7hn13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